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餐飲”一詞就專指明確的容。菜飯是可供食用的菜肴,而酒水則是可供飲用的飲料。為了制作和提供這些食和飲料,人們經營飯店行業。菜肴的種類繁多,主食和副食的名目數不勝數;飲料主要以酒類為主,茶水為輔。如今,又增加了各種果和品。中國的社會文化和生活習慣與歐國家有很多不同之。在中國,飯館賣酒必須供應菜肴,因此也被稱為酒店或飯館。風味特只是商業宣傳的手段,而行業本質上是一樣的。除了小吃攤鋪之外,沒有聽說過中式飯店只供應飯菜而不賣酒水的。而在外國,賣酒的場所不一定都賣菜飯。歐國家的酒吧基本上只賣酒,不供應肴飯。許多酒吧只設有幾個高腳凳,來客就近升座,倚著吧臺喝酒,很快就付款離開。從未見過有像中國那樣的普通飯店提供兩碟小菜和一壺老酒,慢慢品味,抿杯品飲的出神化的場景。進飯店,吃飯和喝酒是有區別的。在正式的宴會上,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守禮節,菜肴珍貴盛,酒杯錯,這些都是為了顯示尊重和禮儀,吃菜的多雖然次要,但意義并不僅僅在于吃。往往一桌好菜吃了一小部分剩下了大半,真的很可惜。這些年來,更有一些人,在幾句俗套的禮節之后,就開始使用市井穢語,比酒量,爭強好勝,甚至潑灑喧嘩,毀壞一桌好菜,自己不好好,還讓在座的人到不安。特別是對于公費支付的人來說,這種惡劣的行為時常可見。如果我在這樣的宴會上,心中十分惡心,憤懣痛惜之余,只能把撿到餐盤中的菜肴全部吃,冷臉坐著,只求自己安心。酒會本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可以增進友誼,加深相互了解。自古以來,方宴請和民間邀約有所不同,禮俗和程序也各有不同,其中蘊含著富的文化涵。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關于酒會的詩文佳句,只要稍微閱讀一些唐宋和明清的詩文,就可以了解當時酒會的規矩和文化涵,從中會當時的一些場景。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新領導集力反腐倡廉風紀的同時,迅速將節儉與浪費問題納行政法規范范圍和社會道德建設,提出了“盤行”,讓人們看到了扭轉社會風氣的希,呼喚良知的回歸。第二種宴席是親友相邀,全都是自費安排,既注重禮儀又注重實惠。訂席和點菜事先經過仔細考慮,檔次和奢侈程度都是務實的計劃,更多地展示了飯局的人化。除了寒暄問候之外,主人和客人主要以餐食為主,飲酒為輔,菜肴不浪費,酒不過量。這是對廚師的尊重,對食的珍惜,主人盡禮,客人滿意,誼是基礎,飲食是連接。每次參加這樣的聚會,我都到非常愉快,菜沒有吃,酒也適量。我在現在的許多餐廳和飯店中越來越多地看到這種溫的聚會和文明的舉止。李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酒的詩人,他用瀟灑浪漫的調寫了很多關于飲酒抒懷的詩篇。我最喜歡讀的十幾首詩中包括了他在花間月下自斟自飲的那一首詩——花間一壺酒,獨斟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三人。這些詩言簡意賅,意境幽深別致。至于他當時舉杯邀月以影為客之時,花間幾案之上是否備有一兩碟小菜,我們不需要知道也不去追求,月亮明亮,花影相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可以說是“四知”。心有靈犀,我皆知。只要有這樣的慧心和文學造詣,花前月下獨自飲酒的時候,人們的心境最為廣闊,意境最為寬廣,與萬千人沒有什麼區別。因此,并不需要準備過多的菜肴,也不需要糾結于酒還是普通酒,以酒寄意,心境雙忘,觀察自己的心靈,激發,釋放神。無論是放縱放浪形骸,還是心境澄靜,既真實又虛幻,人在這個時候最能展示真。當年孤獨的李白在花前月下獨自飲酒的時候,幻想出了兩個絕佳的伴,明亮的月亮在遙遠的天空中,自己的影子在舉手投足之間,神游幻境,思想超越質,多的詩人,有謫仙之心。如果現代人也有這樣的智慧和文化素養,花前月下獨飲一杯,每個人的心都可以化為謫仙之心。準備幾樣時令小菜,拿出存放已久的好酒,沖泡一壺新茶,邀請幾個好朋友,尋找一方清凈的場所,飲酒吃茶,品味食,談論古今,詩說文,妙語連珠,懷相通,既是人間的趣,又是友誼流。在歡笑中激發思考,釋放智慧,世態炎涼與我們無關,友誼高雅,我們自在。這時,菜肴和酒已經不是重點,一杯茶就足以顯出冰心。幸運的是,有賢惠的主人招待我們,再添一些甘脆的食,主人和客人鼓掌,朗讀蘇東坡的《赤壁賦》。偶然向窗外,月亮升到了東山。在這樣的時刻,即使是南面的位置也不可輕易改變!(王山)【本文選自廚邊雜談 特此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