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專家與國際多中心、多學科叉融合團隊合作,通過研究揭示了腦室形態對腦疾病發生的傳機制。他們的研究發現,側腦室下角積增大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可傳影像標記,可用于早期預測該病的發病風險。

這項研究結果有協助臨床醫生早期識別阿爾茨海默病高危患者,進一步干預,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學期刊《自然—人類行為》雜志上,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科郁金泰教授團隊完。他們的研究基于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五大隊列共6萬余名參與者的傳和神經影像數據,闡明了影響腦室形態的傳結構。

據郁金泰教授介紹,腦室形態的變化反映了腦發育和老化過程,異常的腦室形態與多種神經和神系統疾病切相關。例如,認知障礙、注意缺陷多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雙相障礙、重度抑郁障礙和神分裂癥患者中均可見到腦室形態異常。因此,探索腦室形態的傳結構可以加深對腦疾病在機制的理解,從而協助醫生和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促進腦健康。

研究團隊基于覆蓋全生命周期的5個隊列共61974名參與者(年齡范圍為9至98歲)的傳和神經影像數據,對側腦室積和側腦室下角積等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可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的新影像標志

郁金泰教授表示:“探索腦結構的傳基礎非常有意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深理解腦疾病的在機制,還有助于發現腦疾病的影像標志,從而促進腦疾病的早期診斷、預測和進展評估。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癡呆類型,而側腦室下角積作為一種無創、價格低廉且易于評估的影像標記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