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中國腦卒中大會的房與卒中論壇上,國家心管中心與阜外心管病醫院的張澍教授做了題為“房抗凝指南解讀”的彩報告。近兩個世紀以來,房作為一種重大疾病,到了各個學會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從2001年開始,各類國際國指南紛紛涌現,各個學科立了專家工作組,圍繞房進行討論,其中抗凝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

2010年ESC指南據心律失常的表現和持續時間將房分為初發房、陣發、持續、長時間持續及永久。2012年CSPE共識對各類房特點及治療進行了總結。臨床診斷與評估是房治療的重要容,醫生應該詢問患者發作過程中心率是否規律、是否存在發因素、癥狀是否嚴重、頻率及持續時間、是否存在高、冠心病、心衰、腦管疾病、房家族史等卒中高危因素。對于房合并高危卒中危險因素的患者,醫生應該謹慎地加以治療。多數房患者表現出心悸、悶、痛、氣短、頭暈和疲乏等癥狀。部分老年患者或永久患者無房癥狀,但該類患者仍需進行客觀檢查,如心電圖、Holter監測等。

患者抗凝治療的第一步是危險分層。CHADS2評分和CHA2DS2-VASc評分被用來評估患者的卒中風險,并據評分結果選擇合適的抗凝藥。華法林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藥,而阿司匹林則可作為選擇。對于高齡患者、冠心病患者、PCI患者、消融手后患者等特殊況下的抗凝治療,也有相應的指南和建議。另外,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的使用也被推薦,并且在某些況下可以替代華法林。

然而,目前中國缺乏針對中國房人群的大規模臨床試驗數據,因此需要據中國的國和人群特點來制定適合中國房患者的醫療模式,而不是盲目照搬歐指南。對于房防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