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慢疼痛患者已經超過3億,并且發病率還在逐年增加。疼痛問題已經為繼心腦管疾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問題。令人擔憂的是,近一半的疼痛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因此他們沒有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而是寄希于能找到既能止疼又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好辦法。

最近,鄭州的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一款所謂的“養生茶”。他一直被慢疼痛所困擾,由于擔心長期使用藥會帶來副作用,所以一直沒有去醫院治療。然而,他聽朋友介紹了一款名“大雪山養生茶”的飲品,據說這款茶由純食品原料制,既能養生又能止痛。于是,程先生花了近千元買了兩盒“養生茶”,第一次喝下去立即到止疼的效果。然而,當他再次飲用時,卻出現了嚴重的不適癥狀。

程先生喝完“養生茶”后出現了頭暈、惡心、肚子疼、腹瀉等癥狀。由于出現了嚴重不適,他決定去醫院就診。醫生在查看“養生茶”的配料表后發現,“養生茶”所標明的配料并沒有止痛的功效。記者了解到,這款“養生茶”只能通過一款名“雪山生活”的App或者微信小程序中的“雪山生活”購買,并且購買時需要有老用戶提供驗證碼。記者找到幾名“養生茶”的會員后發現,他們長期飲用后也都出現了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

為了進一步調查,“養生茶”被送去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養生茶”中檢出了西藥分雙氯芬酸鈉。雖然這種藥對治療疼痛有一定效果,但并不適合加食品中使用。由于化學藥服用有嚴格的劑量規定,加食品中容易引發濫用,從而導致健康問題。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化學藥止用于食品生產的。

到雙氯芬酸鈉不當使用的影響,消費者在飲用這款所謂的“養生茶”后出現了不良反應。程先生意識到事的嚴重后向警方報案。警方據包裝上的生產地址趕赴云南省昆明市,發現“大雪山養生茶”的經營地點已被查封,但流點仍在繼續發貨。經過一番努力,警方掌握了倉庫的位置,并采取了查。與此同時,警方抓獲了大雪山養生茶公司的所有骨干員。

警方對查扣的“養生茶”和茶原料進行了現場快速檢測,發現除了“養生茶”,茶原料中也含有雙氯芬酸鈉。這意味著大雪山養生茶公司并沒有直接制作“養生茶”,而是從其他人那里購買了含有雙氯芬酸鈉的原材料進行分裝和銷售。警方最終將上線的高某抓獲,進一步追查后抓獲了本案的源頭黃某杰和黃某生。黃某生對中藥材和化學藥有一定了解,得知自己制作的原材料可以賣出去后,便與黃某杰合謀開始非法生產所謂的“養生茶”。

這起案件揭示了不法分子利用慢疼痛患者對止痛需求的心理,通過銷售所謂的“養生茶”非法牟利的行為。這款所謂的“養生茶”最初是由一家生產飼料的小作坊制作的。警方指出,這家小作坊被選為“養生茶”的加工廠,是因為里面存在著不可告人的。該小作坊的目的首先是逃避監管打擊,其次是降低本,再者是因為沒有相應的生產資質,正規加工廠也不會接待這種業務。

這個案件的調查揭示了一個復雜的銷售網絡。這個網絡的終端銷售由一位名李某的人負責。為了增加銷量和獲得更大利潤,李某以大雪山養生茶公司的名義在各地設立代理商,并制定了蔽銷售的經營策略。通過“老帶新”的方式開展不法銷售。而言,新用戶和老用戶是“養生茶”的飲用者,之后是渠道掌柜,再往上是區域代理,最后是省級代理。警方調查發現,共有139個代理商,1萬多人購買,“養生茶”涉及到了云南、廣西等21個省(區、市)。

這個案件的很強的另一個原因是,該犯罪團伙在經營行為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避開監管。在前期準備中,李某進行了反偵查分析,并購買了大雪山養生茶公司的掩護。由于大雪山養生茶公司之前也是銷售茶葉的,所以商標名稱和包裝都是正規的。因此,如果消費者不經過檢測就飲用這款“養生茶”,很難發現其中的問題。

這起案件揭示了保健品市場上的一些問題。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消費者應當注意避免到保健品的欺詐和虛假宣傳。如果患有疾病,應當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這種非法添加藥的案件在保健食品中比較常見,消費者應當保持警惕。

在這起案件中,警方共抓獲了9名嫌疑人,查獲了養生茶品1000余盒和半品原材料近1噸,涉案價值達2500余萬元。據法律的規定,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行為將被定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過去的三年中,警方發現,用于添加西藥分的食品有茶葉、蜂、咖啡以及一些咀嚼糖果等保健食品。

通過這個案例,警方提醒廣大消費者,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消費者應當警惕保健品的欺詐和虛假宣傳。如果患有疾病,應當尋求正規醫療機構的幫助。(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