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大多數兒和青年的鈣攝量都沒有達到建議的水平。保持充足的鈣攝對于兒和青年的骨量發育非常重要,這對于他們的生長發育、預防骨折和骨質疏松癥都至關重要。青春期階段的鈣攝尤為重要,因為大多數礦質都會在這個階段積累在骨骼中。家庭飲食對兒和青年的飲食習慣有很大影響,因此家庭員都應攝充足的鈣。可以在骨科醫生的門診進行鈣攝量的評估。充足多樣的飲食,包括低脂制品、水果、蔬菜和適量的育活,對于維持良好的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從2歲開始,我國青年的鈣攝不足比例逐漸增加,到了12歲至19歲,只有約30%的青年能夠達到建議的日均攝量。而12歲至19歲正是骨骼礦質積累達到峰值和鈣需求最高的時期。不同年齡段的建議鈣攝量如下:

1. 嬰兒1-6個月:210 mg/天;7-12個月:270 mg/天。在1歲左右,母是最佳的鈣來源。數據顯示,母中的鈣生利用率高于嬰兒配方。因此,嬰兒配方中的鈣濃度相對于母有所增加,以確保鈣的保留水平至與母相當。不建議12個月以下的嬰兒飲用全脂牛,但可以在6個月后開始食用酸酪。

2. 1-3歲:500 mg/天。

3. 4-8歲:800 mg/天。針對兒的鈣需求在嬰兒期至青春期開始期間缺乏特別的指南數據。學步兒的總鈣含量相對較低。建議1至3歲的兒每天攝500毫克。隨著青春期的臨近,最佳攝量逐漸增加。大多數可用數據表明,每天約800毫克的鈣攝量與兒(4-8歲)的骨礦質積累有關。

4. 學齡前兒和9至18歲的青年:1300 mg/天。大多數關于兒最佳鈣攝量的研究都是針對9至18歲的兒進行的,其中大多數研究主要針對孩。青春期時鈣的吸收率顯著增加,大部分骨礦化也發生在這個時期。鈣平衡研究數據表明,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健康兒來說,每天攝約1300毫克的鈣可以達到最大凈鈣平衡。當攝量超過這個水平時,多余的鈣就會被排出外,沒有任何益。當攝量低于該水平時,骨骼可能會攝比其所需更的鈣,可能無法達到最高骨量。然而,用于確定這一攝量水平的數據都是來自白人兒,其他種族群的數據很。研究表明,與白人青年相比,黑人青年更有效地利用膳食鈣,并且在攝鈣的況下可以達到類似的最高骨量。

以下是國際上關于兒補鈣的一些要點:

1. 鼓勵兒和青年進行充足的育活,特別是負重運,有利于促進骨骼健康發育。

2. 兒和青年的平均膳食鈣攝量遠低于推薦的充足攝量水平。應向攝鈣不足的患者和家庭提供有關各種食中鈣含量的信息。可以咨詢注冊營養師,進行全面的飲食評估,并提出必要的建議以改善鈣攝

3. 兒和青年鈣攝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對鈣的認識不足。應鼓勵所有家庭員攝充足的膳食鈣。

4. 可以通過簡單的問卷定期評估鈣的攝量。建議從母或配方過渡后的2至3歲、8至9歲青春期前,以及在骨量增長的峰值速率時進行篩查。應定期評估與骨骼健康相關的鈣攝量、一般飲食和生活方式。

5. 目前,牛和其他制品是兒和青年飲食中最常見的鈣來源。建議在12個月之前不要飲用全脂牛,但可以在6個月后開始食用酸酪。低脂制品是良好的鈣來源,包括脂牛和低脂酸。非制品中鈣含量富的食也是替代來源,盡管豆制品中的鈣生利用度較低。鈣補充劑是另一種選擇,但這些產品不能提供其他相關營養素和依從的好,可能存在問題。大多數人可以通過每天攝3份適合年齡的制品(青年每天4份)或同等食來達到推薦的鈣攝量。

6. 所有嬰兒(包括母喂養的嬰兒)、兒和青年的飲食應包括推薦的維生素D攝量,如每天200國際單位或500毫升維生素D強化配方或牛,以及水果和蔬菜作為鉀和碳酸氫鹽的來源,這有助于提高鈣的吸收。

參考文獻:

【1】Greer, FR, Krebs, NF. Optimizing bone health and calcium intakes of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06; 117 PEDIATRICS. doi: 10.1542/peds.2005-2822

【2】Trolle, E, Nordman, M, Lassen, AD, et al. 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by Transitioning to a Diet Consistent with the Danish Climate-Friendly Dietary Guidelines: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s. Foods. 2022; 11 Foods. doi: 10.3390/foods11081119

【3】Van Horn, L, Carson, JA, Appel, LJ, et al. Recommended Dietary Pattern to Achieve Adherence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HA/ACC) Guideline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6; 134 CIRCULATION.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