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陸續冬,呼吸道疾病已進高發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織疊加,我國多個地區掀起了染浪。中國國家流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47周(11月20日-11月26日),南、北方省份流病毒檢測率持續上升,全國已報告401起流樣病例暴發疫。與此同時,各地的兒醫院和綜合醫院兒科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峰,反映了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

河南省兒醫院三個院區自10月中下旬以來,每天門急診量持續在10000人次以上。上海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11月至今兒科門診量超過8000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5%。北京航空總醫院11月17日發文稱,航空總醫院兒科就診量持續居高不下,較往年同期上升30%-50%。這些數據表明兒科門診的患者數量大幅增加,且呼吸道疾病為主要就診原因。

據中國國家流中心的監測數據,當前兒科診療領域仍在經歷著支原肺炎、合胞病毒、流、腺病毒等多重傳染疾病的持續考驗。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中國兒呼吸道疾病激增的現象表達了觀點,認為造住院人數激增的原因并不是出現了新的病原,而是常見的冬季染。流行病學專家表示,雖然預計冬季染人數會激增,但此次中國的肺炎發病率之高還是有些出乎意料。然而,今年以來,北京等多個北方城市的大量兒住院的原因是肺炎支原。這種微生導致的疾病通常相對輕微,不需要住院治療,但在這個冬天卻給兒帶來了較大的打擊。

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生學家Francois Balloux使用“免疫債務”一詞來描述中國出現的這波染浪。為了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中國實施了漫長、嚴格的疫防控措施,這也阻止了季節病原的傳播。長期的“病原低暴”使人們鮮有機會建立對這些微生的免疫力,形了所謂的“免疫債務”。現在,雖然新冠病毒的流行水平較低,但其他病毒卻開始反撲,尤其是兒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此外,耐藥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可能因素。北京的肺炎支原對于大環酯類藥的耐藥率高達70%~90%,影響了患者的治療進程和恢復速度。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近期監測結果顯示,中國呼吸道疾病流行過程中主要監測到的病原是流病毒。兒肺炎支原的高峰已過,現在最需要提防的是即將到來的流高峰。專家建議佩戴口罩、接種疫苗是預防良方。如果家中有兒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家長應該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進行治療。此外,建議孩子保持有規律的戶外運和合理的營養狀態,并積極接種流疫苗。盡管接種疫苗后仍有染的可能,但可以減重癥發生的概率。在當前傳染病高發期,公眾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并盡可能避免接更多的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