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食的演變:從黍稷到大米的轉變

中國人最早的主食并不是大米,而是黍和稷。黍稷是一對北方糧食兄弟。黍殼后黃米,個頭較大,粘高,適合用來釀酒、做糕點。稷又稱粟,殼后小米,個頭較小,顆粒強,主要用來煮飯、煮粥。由于他倆系發達,皮實耐旱,就了北方地的主食。

然而,最早的主食中并沒有米。一開始的五谷是麻、黍、稷、麥、菽。后來麻跳槽去了紡織業,“稻”上來補位了五谷之一,再沒下去過。今天,我們將從野生稻說起,來探討為什麼口味單調的大米如今了主食界的扛把子。

野生稻就是現代水稻的原始形態,與雜草差不多。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某位祖先,將野生稻移栽到農田里,并人工培育糧食。野生稻之所以被選擇,是因為它備三大技能:一、產糧大,一把稻穗收割,十幾粒種子沒問題;二、好養活,扛得住風吹日曬;三、可控高,一般雜草種子就自然落,就跑到別發芽了。野生稻沒有斷舍離的DNA,后種子也就是稻粒不容易散落,方便收獲。經過幾代人的培育、優選,野生稻被馴化人工栽培的水稻。結出的稻穗了殼,就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糧食——大米。

大米在唐宋以前并不常見于餐桌上,因為水稻喜歡熱環境,主要生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南方地區,北方很見到。栽培技有限,產量不高,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米飯仍屬于貴族食。然而,幾百年后水稻種植面積逐漸擴大,隋唐統一時期,稻米才被廣泛使用,了南方人民的主食。與此同時,北方的餐桌已經被另一種主食——小麥所占據。小麥雖然登場時間較晚,但由于便于保存,磨后可塑強,一經推出就迅速取代了黍稷,為北方的主食。

隋唐以后,大米的消費逐漸普及,國農作種類也增加了不外來的瓜果蔬菜。人們發現,雖然大米飯口味單調,但它卻非常百搭!與其他食相比,大米有非常優秀的主食素養,碳水化合含量高,能夠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飽腹,耐儲存強,殼后不易變質。通過技改良,大米的產量也能夠實現大規模收獲。

通過了解大米的歷史背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何大米為了中國主食的代表。同時,我們也應該節省糧食,從個人做起,珍惜每一粒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