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高憾可以避免,正確的科學管理是關鍵
孩子的高憾是一種可以避免的況,而正確的科學管理則是關鍵所在。作為一名從事兒高管理多年的專家,我見證了太多憾的案例。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長到自己理想的高,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前幾年,有一個家長找到我,說他們從孩子3歲開始就帶去醫院檢測高,每次醫生都說孩子的高正常,他們也沒有在意這個問題。然而,上個月孩子來了月經,卻發現的高只有150厘米,這才讓家長到焦慮不安。經過醫生的評估,孩子的最終高大約只有155厘米。媽媽一下子崩潰了,為什麼每次檢查醫生都說正常,結果孩子連160厘米都沒長到?拿來一沓子檢查單找到我,我給出的評估結果也是一樣,孩子眼圈一下子就紅了,媽媽也在一旁嘆氣不已。這樣的憾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都是因為一個“誤會”。
在醫學上,孩的最終高在150厘米以下,男孩的最終高在160厘米以下,才會被歸納為矮小癥的范圍。而不低于第3百分位,在醫學上就被認為是“正常”,有些醫生就不會提醒家長,這也導致了憾的發生。家長眼中的高正常和醫生眼中的高正常相差10厘米!醫生說孩子的高在正常范圍,媽媽也沒有多問,滿心歡喜地以為孩子能長到160厘米,結果卻大跌眼鏡。這樣的孩子讓人到非常可惜!家長很早就關注了孩子的高,并帶著孩子去檢查,結果卻因為這個誤會,造了憾。
因此,當家長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的時候,一定要多問醫生一句,我們孩子將來能長多高?對孩子期的高是多?孩子將來能不能長到期的高?有時候醫生太忙,你不問他就不會主告訴你,憾就這樣產生了。所以,不要聽醫生說孩子高正常,就覺得萬事大吉了。也不要只檢查一次,數據滿意了,之后就不去檢查了。如果孩子目前的高和期高差距過大,家長就要重視了,及時科學管理孩子的高,才能讓孩子長得更快更好,才能達到期高!定期關注孩子的高,為孩子長高保駕護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還有一類家長,第一次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的時候,孩子的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高也在中上水平,他們就覺得孩子將來肯定能長高個,所以就不再關注孩子的高了。然而,當孩子進青春期發育后期,骨骺線接近閉合,半年高都沒有變化,家長才意識到孩子為什麼就不再長個了呢?我最近接診的一個孩就是這樣的況,11歲,高147厘米,媽媽認為孩子將來肯定能長到160厘米。然而,媽媽說孩子去年一年只長了10厘米,我一聽就覺得糟糕了,孩子的骨齡肯定偏大,所以讓們趕去查骨齡。結果,這個孩的骨齡已經12.3歲了,而且馬上就要來月經了,最終高只能在154厘米左右。媽媽不敢相信,說這怎麼可能,孩子現在正是長的時候,怎麼就長不高了呢?這種況就好像拔苗助長一樣。孩子長得快,骨齡變化得更快,過早地閉合,反而減了生長的時間。因此,正確的、科學的高管理,就是在保證骨齡正常變化的前提下,讓孩子實現追趕生長。
最近,我還接診了一個小男孩,他患有輕度鼻炎,3歲了,高只有90厘米。家長說孩子在1歲之前比同齡的小朋友長得快,但后來就越來越慢了。這是因為孩子生病,影響了營養的吸收,導致生長發育變慢。幸運的是,家長及時關注到了孩子的生長速度,只要進行科學的管理,調整好質,在小年齡段,孩子的高是可以輕松追趕上來的。這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綜上所述,不要讓孩子留下高憾,正確的、科學的高管理是關鍵所在。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高,并在醫院檢查時多向醫生了解孩子的高發展況。如果發現孩子的高與期高差距過大,就要重視起來,并及時采取科學的方法管理孩子的高,以確保孩子能夠健康地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