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跟隨《黃帝經》了解了不同類型腹瀉的針灸治療理念及方法。腹瀉與哪些臟腑有關?我們如何辨證施治呢?

據《黃帝經》,泄瀉主要與脾、胃、大腸、小腸、肝、腎等臟腑有關。當我們到外邪、飲食不當或脾胃傷時,都會導致脾胃的功能損,運化水谷的能力減弱,從而引發水谷停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的泄瀉癥狀。此外,憂思惱怒、張也可以導致肝氣郁結,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產生泄瀉。正如《景岳全書·泄瀉》所說:“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而發,此肝脾二臟之病也。”

另外,長期患病后,腎損傷或者年老衰、氣不足,都會導致脾失溫煦、運化失職而引發泄瀉。正如《景岳全書·泄瀉》所指出:“腎為胃關,開竅于二,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氣不足,則命門火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泄不止也。”

對于完谷不化、大便清稀的腹瀉癥狀,我們可以采用針灸治療。可以選擇足太脾經、足腎經、足厥肝經的位進行治療。因為脾來源于腎,只有腎不衰,脾才能正常運化水谷和水。如果脾衰弱,水無法被化解,就會導致瀉泄。同時,腎作為胃的關鍵,主管二便,如果命門火衰,則胃的功能損,大便無法正常排出,也會引發瀉泄。肝主疏泄,如果肝失去疏泄的功能,橫逆乘脾胃,就會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而出現瀉泄癥狀。在臨床上,我們常常選擇脾經太白、陵泉來健脾益氣、化水;選擇肝經太沖、行間疏肝理氣;選擇腎經然谷、太溪來溫補腎

當脾虛病變導致腹部脹滿、腸中鳴響、瀉泄清稀、完谷不化時,我們可以選擇太明、經的位,并進行出治療。脾虛病變會導致運化功能失職,水停滯于中焦導致腹部脹滿,如果進一步影響到大腸,就會引發瀉泄癥狀和完谷不化。脾與胃相表里,胃主納腐水谷,腎則溫煦脾,并主管二便。所以,我們會選擇足太脾、足明胃、足腎經的相關位進行治療。張介賓曾說:“脾與胃為表里,故當取足太明之經。,腎脈也。脾主,腎主水,水能助傷脾,故當取,以泄其寒實。”因此,在臨床上,我們經常選擇脾經的陵泉、三;胃經的足三里、上巨虛;腎經的太溪,來健脾和胃、溫腎。

腎臟藏有人氣,當氣過盛時,就會導致腹中脹滿、饗泄等癥狀。這種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足腎經的然谷進行治療,通過出來排除的寒邪。

針灸治療急和慢腹瀉都有良好的效果,但對于嚴重失水或惡病變引起的腹瀉,我們應采取綜合療法。治療腹瀉常用的位有天樞、中脘、氣海、足三里、上巨虛。針刺方法可以據急或慢選擇瀉法、天涼法、補法或燒山火等不同方法。急病例通常每天進行1次或2次治療,而慢病例則可以每天1次或隔日1次。每次針刺留針15-30分鐘,也可以選擇不留針。需要注意的是,的治療方法請遵醫囑。

以上容選自《經針灸知要淺解》,該書由張登部、王黎明、高樹中、劉亭主編,于2006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本文僅用于學流,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并請注明出。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