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湯作為中醫古代臨床的一座碑,被后世醫家推崇已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然而,很多人對于為何將“傷寒”放在“雜病”前面到奇怪。《黃帝經》中指出,“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風雨寒暑,清喜怒”,可見,外風雨寒暑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而“傷寒”實際上指的是外,而不僅僅是寒邪。在《傷寒雜病論》中,也有專門治療寒邪的經典方劑,比如麻黃湯就是其中最代表的。寒為邪,易傷氣,人的氣是生命的守護神,麻黃湯能夠橫掃一切寒雨霾之氣,因此后世醫家將其稱為返魂湯,強調其橫掃寒邪、返魂回的妙用。
麻黃湯的藥組十分簡單,只有四味中藥,即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其中,麻黃、桂枝、甘草三味中藥的用藥比例是3∶2∶1,而杏仁的用量是七十枚。據漢代度量衡的考證,七十枚杏仁的重量約為1.3~2.5兩。張仲景對藥的劑量非常嚴謹,對煎煮方法和將息方法也講究有加。對于麻黃湯來說,張仲景強調先煎麻黃,將水煎去一定量后再放其他藥材繼續煎煮。煎煮麻黃時要去掉水面上浮出的泡沫,一直煎到水只剩下一定量為止。整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巧。
麻黃湯的單次用量較為講究,只有160毫升,比桂枝湯。因此,一些醫家將麻黃視為“虎狼之藥”,但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張仲景的煎藥奧。按照麻黃湯的配伍、煎煮方法和將息方法,就可以正常使用麻黃湯。
麻黃湯的配伍有其訣。麻黃為君藥,主要起到開腠理、竅、表風寒、宣肺氣、散風寒、平逆的作用;桂枝為臣藥,主要起到解發表、通達營衛的作用;杏仁為佐藥,主要起到利肺平、降逆止咳的作用;甘草為使藥,主要起到調和藥、緩和藥的作用。每一味藥都獨當一面,各司其職,相互滲。
麻黃湯主要適用于外風寒的表實證,常見癥狀包括惡寒、發熱、頭痛、痛、無汗、咳,舌苔薄白、脈象浮。隨著歷代醫家的研究,麻黃湯的應用也逐步拓寬,只要是屬于風寒表實的外疾病,都可以使用麻黃湯進行調治。
然而,麻黃湯屬于發汗峻猛之劑,需要在中病即止,不可多服,更不可久服。外表虛自汗、外風熱、虛外等病癥都不適合使用麻黃湯。過敏質以及對麻黃過敏者也不宜使用麻黃湯。在妊娠期和月經期要慎用。此外,由于麻黃有一些興中樞神經、強心、緩慢升的作用,失眠患者、高和心臟疾病患者也不宜使用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