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中提到了分和水分的病理診法及治療方法。問曰:病有分,何謂也?師曰:經水前斷,后病水,名曰分,此病難治。問曰:病有水分,何也?師曰:先病水,后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下。)這段話解釋了分和水分的病理診法。然而,對于脈的診斷方法和脈象,以及所講述的病理,更難推測,可能是其他醫家的文。據《脈經》,經斷而病水者為分,病水而經斷者為水分。這兩種病都是婦人的病。然而,婦人有病時,很不影響月事。治療基本病,月事就會自然恢復。因此,將水病單獨命名為水分,還需要商榷。只要經斷而病水的原因沒有其他種類,通經就是主要的治療方法。《本事續方》中提到:治婦人經脈不通,即化黃水,水流四肢,則遍皆腫,名曰分。其癥狀與水腫相似,一般醫生不問病因,就以水疾來治療,不僅無效,還可能導致喪命,這是醫生的殺人行為。應該使用此方:人參、當歸、瞿麥穗、大黃、桂枝、茯苓各半兩,苦葶藶炒,二分。將這些藥磨細末,制圓,每次服用十五顆,空腹時用米飲下,逐漸增加至二十顆,最多服用三十顆,每次都能見效。《醫宗說約》中的蔣示吉指出:有分癥的婦人先經水斷絕,而后四肢腫脹,小便不通,這是瘀水道,以通經為主,應該使用小調經散進行治療。這種方劑本來是用于治療產后水腫的。方劑的分包括琥珀、沒藥、當歸、桂心、白芍藥、細辛、麝香,用生姜和黃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