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與不合理膳食相關的疾病,其危險因素多與長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有關。為了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糾正不良生活方式,踐行合理膳食和積極運一直是有效的手段。據營養科學、中醫理論和膳食相關慢病科學研究文獻證據,經過《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編寫專家組的共同討論和建立共識,提出了日常食養的8條原則和建議。

首先,食要多樣化,養和建立合理膳食習慣。膳食管理和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糖的核心,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調整適合自己的食種類和量,攝富的蔬果、豆和適量的類,減油、鹽和糖的攝。同時,在控制糖的同時,要培養和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確保每天攝適宜的能量和營養素。

其次,要控制能量的攝,避免超重胖和預防消瘦。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能量應包含15%~20%的蛋白質、45%~60%的碳水化合和20%~35%的脂肪。對于胖患者,減重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糖控制。而對于消瘦或營養不良的患者,應在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增加膳食能量和蛋白質的供給,結合抗阻運,增加重,達到和維持理想重。老齡患者應特別注意預防衰減并保持健康重。

此外,要優選全谷和低糖生指數(GI)食,并控制主食的攝量。低GI食有利于餐后糖控制,因此在選擇主食或谷類食時,應多選擇全谷和低GI食,并控制主食的攝量,其中全谷和雜豆類等低GI食應占主食的1/3以上。

另外,積極運對改善質和胰島素敏都有很大的益。糖尿病患者應該在餐后進行運,每周至5天,每次30~45分鐘,其中中等強度運要占50%以上。運不僅對控制糖有益,對整個健康也非常重要。

清淡飲食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個重要原則,要限制飲酒,預防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清淡飲食可以控制油、鹽和糖的攝量。飲酒會導致糖波,并伴隨大量食,從而引起糖升高。油、鹽、糖、酒攝過多對糖、脂和等代謝指標不利。因此,清淡飲食、限制飲酒和維持糖穩定對于防治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非常有益。

中醫食養是一種以中醫理論為基本指導的食養方法,通過選擇味較為平和的食以及食藥質,通過“扶正”與“糾偏”,使人達到“”的健康狀態。要據個人的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堅持辨證施膳的原則。

規律進餐和合理加餐有助于促進餐后糖的穩定。定時定量進餐可以避免過度引起的進食過量。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就餐,都要避免暴飲暴食,不隨意進食零食和飲料。應進行科學化定量的營養配餐,合理計劃餐次和能量分配。對于病程長、注胰島素的患者,還應進行糖監測,用膳食調節來保持糖穩定。

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視學習糖尿病知識和自我管理技能。營養配餐、合理烹飪、運管理和糖監測都應為患者的基本技能。與臨床經驗富的營養師、醫師團隊建立咨詢和隨訪服務關系,并定期進行咨詢和膳食指導。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糖,可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養指南: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提出了八條原則和建議,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