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方技傳》中記載了一段關于唐朝名醫許胤宗和黃芪的故事。當時,許胤宗在南陳新蔡王的手下做,而新蔡王的柳太后突然患上了中風,導致無法說話。盡管尋遍名醫,但都無法治療的病。由于柳太后口噤不能服藥,病每天都在加重,眾醫束手無策,新蔡王更是焦急萬分。

然而,許胤宗聽說了這個況后,主請纓前來救治。他不慌不忙地將黃芪和防風兩味藥材煮湯數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一時間,藥氣彌漫,煙霧繚繞,柳太后在到熱湯氣的熏蒸后覺舒服了很多,當天夜里就能夠說話了。不久之后,柳太后完全康復,恢復了以前的健康狀態。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逐漸認識到黃芪的神奇功效,它是一味可以補氣升,治療中風等多種疾病的良藥。

黃芪是一種豆科植,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和蒙古。它的味道甘甜,微溫,歸屬于脾、肺經。黃芪有補氣升、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生津養、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等功效。現代研究證實,黃芪中含有的黃芪多糖能夠促進RNA和蛋白質的合,增強細胞的生長能力,延長壽命,并使機有抗疲勞、耐低溫、抗流病毒的能力。此外,黃芪還能保護腎臟,消除蛋白尿,促進機的造功能,調節有抗衰老、抗輻、抗炎、降脂、降糖、增強免疫力、抗腫瘤和保護肝臟等作用。

《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對黃芪的記載:“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中大氣(即宗氣)下陷”。黃芪是補益脾氣的重要藥材,同時也能補益肺氣。然而,與被譽為“補氣第一要藥”的人參相比,黃芪的補益元氣的能力稍遜一籌,并且與黨參的“專于補益脾肺之氣”也有所不同。黃芪適用于脾虛氣陷和表虛自汗等癥狀。對于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不振、大便稀溏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黃芪熬膏劑服用,或與人參、白等補氣健脾的藥一同使用。此外,黃芪擅長升舉陷,特別適用于治療脾虛中氣下陷引起的久瀉臟下垂等疾病,例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黃芪補脾益氣治本,利尿消腫治標,因此在治療脾虛水失運和浮腫尿等病癥時,常與白、茯苓等健脾利水的藥一同使用。

黃芪還能夠補益肺氣,治療肺氣虛弱、咳嗽無力、氣短促、咳痰清稀、聲音低沉、懶言等癥狀,例如補肺湯(《永類鈴方》)。由于黃芪能補肺脾之氣,益衛固表以止汗,因此可用于治療脾肺氣虛引起的衛氣不固、表虛自汗以及虛盜汗等病癥,例如牡蠣散(《和劑局方》)和當歸六黃湯(《蘭室藏》)。此外,黃芪補氣以攝、養,可以治療脾虛不能統引起的失癥,也常用于治療虛引起的萎黃或氣兩虛的病癥。黃芪的補氣養作用可以增強正氣,起到收托毒排膿、生斂瘡的功效。此外,黃芪還有行和通痹的作用。對于因氣虛滯導致的中風后癥和痹證,、筋脈失養,出現半不遂、痹痛、麻木等癥狀的患者,常使用黃芪進行治療。例如,可以與當歸、川芎、地龍等活通絡的藥配伍使用來治療中風后癥(補還五湯,《醫林改錯》)。現代臨床常常將黃芪與紅花、丹參、三七等活止痛的藥配伍使用,來治療氣虛滯引起的痹心痛。

需要注意的是,黃芪不適用于表實邪盛、積滯、、瘡瘍初起或熱毒仍在盛的病癥。此外,除了黃芪之外,還有紅芪,它是豆科植多序巖黃芪的。主要產于甘肅南部地區。紅芪味甘,微溫,歸屬于肺、脾經。它有補氣升、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