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以來,我國多個省份相繼報告了多例猴痘病例,這引發了本土續發疫和匿傳播的高風險。為了指導各地更加科學準確地進行猴痘防控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們切關注國外的猴痘疫形勢,持續進行猴痘防控政策研究,并總結各地在疫應對過程中的經驗和做法。綜合考慮病毒特點、疫形勢、研究進展以及疫置經驗等因素,在之前的防控技文件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猴痘防控措施,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猴痘防控工作需要,提高猴痘防控工作的科學、準確和有效。
《猴痘防控方案》針對猴痘主要采取以下應對措施。首先,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準防控、快速置”的原則,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措施。要堅持發現一起、控制一起,及時阻斷疫傳播。其次,要開展宣傳教育與干預。據不同風險人群,如重點人群、出境人員和一般人群,分類開展宣傳教育,針對地加強不同人群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措施。第三,要實施多渠道監測。醫療機構、重點人群和境人員的監測是必要的,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據疫形勢進行重點場所污水監測,以確保疫的早期發現和及時置。第四,要加強疫應急置。要及時轉運和診療猴痘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掌握、追蹤和管理切接者,及時發現潛在的疫風險,做好被污染環境和表面的消毒,盡快遏制疫傳播擴散。第五,要分類實施人員培訓。要加強對各級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猴痘的診治意識,提升疾控人員在猴痘疫防控和應急置方面的能力。同時,各地在猴痘疫防控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病例、切接者和重點人群等個人私。
目前,猴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接病例的病變皮或黏傳播,包括接、、擁抱和親吻等方式。此外,還可以通過接被病毒污染的品、長時間近距離吸病例呼吸道飛沫傳播,或通過接染的分泌、病變滲出、和其他,或被染咬傷、抓傷傳播。男男行為人群是目前猴痘主要傳播的重點人群。一般人群染猴痘病毒的風險較小,但仍需要了解猴痘的基本知識,做好健康防護。
針對不同人群,我們要有針對地進行宣傳教育。《猴痘防控方案》明確指出,要針對重點人群、出境人員和一般人群及早開展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積極配合防控工作。首先,針對重點人群,要在男男行為人群常去的酒吧、會所、浴池等重點場所開展同伴教育,借助互聯網平臺如大眾、社網站等進行猴痘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重點人群的防范意識,減高危行為。其次,針對出境人員,要提醒他們關注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猴痘疫信息,避免接猴痘樣癥狀者和嚙齒類、靈長類等。對于來自猴痘疫報告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如果在境外有可疑接史,境后的21天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避免與他人切接,一旦出現猴痘樣癥狀,應主就醫。最后,針對一般人群,要充分發揮新和傳統的作用,開展猴痘疫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科學認識猴痘,了解猴痘的基本知識,提高防護意識,避免恐慌,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猴痘疫監測方面,據《猴痘防控方案》的要求,我們要進行多渠道的監測,以便及早發現和置疫。首先,醫療機構要加強監測,特別是皮(病)科、腸科、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等,要加強對猴痘樣癥狀的鑒別診斷,及時詢問病例的流行病學史,采集標本送相關實驗室進行猴痘病毒核酸檢測,以進一步確認診斷。其次,要監測重點人群,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在對男男行為人群等重點人群進行診療或檢測咨詢服務時,要主詢問是否有猴痘樣癥狀和可疑接史,及時發現猴痘病例。此外,對于境人員,海關要加強口岸衛生檢疫,對于有猴痘相關異常健康申報或發現有猴痘樣癥狀的境人員,應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并發放《就診方便卡》,指導他們盡快就醫;對于核酸檢測的人員,要及時通報轄區疾控機構。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據當地疫形勢進行重點場所污水監測,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猴痘病例的場所。
針對猴痘病例的管理,據《猴痘防控方案》的要求,我們要據病例的況進行分類實施醫療機構隔離治療或居家隔離治療。對于發現猴痘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及時轉運到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如果病例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病變部位已結痂,可以轉為居家隔離治療,直到皮疹結痂自然落,解除居家隔離。對于病較輕且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確診病例,可以經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聯合評估后,直接采取居家隔離治療。在居家隔離治療期間,為了保障家人的健康和防止疫傳播,病例應單獨居住,避免與家人有皮或黏的直接接,進行被污染品的消毒,非必要況下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穿長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避免與他人有皮或黏的直接接。在居家隔離治療期間,指定的醫療機構要安排專人進行上門或電話隨訪,提供健康咨詢和醫療指導。
猴痘的切接者包括直接接病例的病變部位及其被污染品,或接染及其分泌、滲出等污染的人員,以及職業暴或長時間近距離吸病例呼吸道飛沫等,經評估有染風險的人員。對于切接者,主要實施以下管理措施:首先,要進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監測。自最后接之日起,切接者要進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要避免與他人發生接等切接,避免捐獻等。其次,要進行定期隨訪。疾控機構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在第7、14、21天進行電話或上門的主詢問,了解切接者的自我健康監測況,并提供咨詢和指導建議。如果發現異常況,要及時進行調查和置。第三,如果切接者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診。切接者要每天測量溫和監測癥狀,主要癥狀包括發熱(溫超過37.3℃)、皮疹、淺表淋結腫大等。一旦切接者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或與隨訪聯系人取得聯系,進行猴痘病毒核酸檢測。
對于發生疫的場所,應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確定現場消毒的范圍和對象。對于病例居住或活過的場所,如居住場所、工作場所、學習場所、診療場所、轉運工以及其他可能到污染的場所,都應在病例離開后進行終末消毒。特別要注意對病例的、巾、床單、餐等個人用品,以及可能被病例分泌、滲出、等污染的環境和表面進行終末消毒。(來源:國家疾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