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后期療效佳,腦梗患者調理有效》

還五湯方中,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紅花、桃仁各有其作用,共同配伍使用可起到補氣、活、通絡的功效。主要治療中風之氣虛瘀證,表現為半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尿失等癥狀。據病,可以對方劑進行調整,如加桑枝、桂枝引藥上行,加牛膝、杜仲引藥下行,加水蛭、虻蟲破瘀通絡,加石菖、郁金、遠志化痰開竅等。此方需要久服才能有效,愈后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對于腦梗后癥的患者來說,此方調理效果較好,但依然需要進行辯證理。

對于中風后半不遂屬,痰阻瘀的況,不宜使用補還五湯。在臨床實踐中,需要仔細辨別患者的脈象和病據脈象細弱無力或洪大有力等不同況,選用合適的方劑進行治療。若脈象細弱無力,病發后并無心熱頭疼等癥狀,可以使用補還五湯;若脈象洪大有力,伴有頭疼眩暈、心中發熱等癥狀,可以使用擬建瓴湯。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方劑,并加以化瘀活絡之品,以期肢逐漸恢復。因此,臨床醫生在用藥時需謹慎,確保選用合適的方劑并進行對癥治療。

總之,對于中風后期和腦梗患者,如能合理選用方劑并進行辯證施治,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在臨床實踐中,醫生應保持謹慎和仔細,避免誤用藥,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