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時,三部脈都平穩,按心下有堅的況下,應該立即下藥,使用大承氣湯。在下利的況下,《脈經》中有提到“后”字,淵雷案中提到以下四條,并引用《傷寒論·可下篇》。《金鑒》中引用李彣的話說,下利時,按心下堅,表示是實證。即使脈搏微弱,也可以下藥。而現在三部脈都平穩,說明里氣不虛,可以確定需要立即下藥。這是據脈搏判斷并證實的方法。淵雷案中表示,下利包括賅滯下和泄瀉。而方證中,滯下的況更為常見。其他條款也類似地進行了類推。心下堅的況,表示橫結腸或胃中有積滯。盡管三部脈都平穩,但只有心下堅這一證據,還是需要急下大承氣湯,這個理論比較難理解,注家也沒有能夠明確解釋其原因。李彣的注釋比較平穩,所以姑且采用。不只是這樣,《傷寒》和《金匱》中關于急下藥的條款,都存在疑問,因為證據輕微而用藥劑量卻很大。盡管如此,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老人的傷寒病例,發熱嚴重,汗水很多,脈搏強大而頻繁,已經五六天沒有大便,雖然腹部并不,也不十分堅。因為他年紀大且有吸煙癖好,不敢急于下藥,給了他大劑量的白虎湯。兩天后,病惡化,趕給他大承氣湯,但已經無濟于事。于是想起《大論·明篇》中提到的,明病,發熱且汗水較多的況下,需要急下藥。這說明稍微有下藥的證據,而且發熱且汗水較多,就需要急下藥。我很后悔自己讀書不夠通,導致明明可以救治的病人沒有救治。然而,正是從這個案例中我了解到,《傷寒》和《金匱》中的方法,即使不理解其原理,也可以使用其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