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ECMO期間機械通氣的設置與監測一直是臨床領域的研究熱點,因為機械通氣可能對患者的肺部造損傷。機械通氣引起的肺損傷會加重急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的病。為了減機械通氣對肺部的傷害,一些學者提出了“超肺保護”通氣策略,包括限制氣量、呼吸頻率和氣道力。然而,這種策略可能導致呼吸酸中毒,因此需要使用外生命支持(ECLS)裝置進行外氣換。

VV-ECMO作為ECLS的一種形式,可以替代自肺功能,提供充分的氧合和二氧化碳去除。研究表明,VV-ECMO可以顯著降低氣量、呼吸頻率、平臺和驅,并且與生存獲益相關。然而,關于ECMO時最佳的機械通氣設置仍存在爭議。

目前,關于VV-ECMO期間機械通氣設置的最佳策略仍缺乏研究數據。目前的建議主要基于專家意見和數里程碑試驗的結果。一些試驗和研究表明,將氣量控制在4 ml/kg以下、平臺<25 cmH2O、驅<15 cmH2O,以及呼吸頻率<20次/min可能是一種較為保護的機械通氣策略。

然而,VV-ECMO期間的機械通氣設置仍存在一些挑戰。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只有27%的ECMO中心有明確的機械通氣方案。另一項研究發現,在接ECMO治療的患者中,大多數患者的氣量和平臺低于推薦的水平。

近年來,一些研究開始關注個化的機械通氣設置。例如,電阻抗斷層像和指導策略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選擇適當的PEEP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減肺萎陷和過度擴張的風險。

此外,VV-ECMO期間的俯臥位通氣也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改善ECMO患者的撤機過程和結局。然而,俯臥位通氣在ECMO患者中的應用仍存在一些爭議和障礙。

在VV-ECMO期間,氧合、二氧化碳和pH的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尚無循證指南來指導氧合、二氧化碳和pH的目標范圍。

總之,VV-ECMO期間機械通氣的設置與監測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最佳策略。目前,EOLIA呼吸機設置可能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優化機械通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