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報道了一位“90后醫生白天飛針,晚上夜市賣小吃”的故事。據報道,這位90后小伙是社區醫療機構檢驗科的工作人員,月薪約8000元。雖然已經算是一線工作者的高收,但他還是選擇在晚上擺攤,每天賣芋泥冰、泡菜牛卷和手工三明治等小吃。這個夜市小攤是他為了更好地養家糊口而努力嘗試的。

這個故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評價。有人質疑:“醫生收那麼高,為什麼還需要擺攤?”也有人贊嘆他的努力和他妻子的幸運。還有人擔心他熬夜擺攤會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不同的聲音反映了現實的考量。

事實上,不止這位醫生,超過30%的醫生都有副業,其中一些副業收甚至超過了他們的主職收。醫生選擇副業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在檢驗行業中,許多人選擇微商、代購等副業,還有一些人選擇寫作和做自,甚至有人在職稱考試輔導方面取得了巨大功。

然而,醫務工作者的副業仍然到一些限制。隨著短視頻平臺對醫療容準門檻的提高,醫師資格證為了準的基本要求,而衛生專業技資格并不能作為準資格。這對于醫技科室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無法積極參與科普工作。

盡管如此,鼓勵醫務人員兼職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早在1989年,衛生部就頒布了關于醫務人員兼職工作的管理規定。然而,在醫務工作者繁重的工作力下,能夠從事副業的人還是之又

最后,大家對這位醫生擺攤的收非常好奇。通過他的抖音號,我們了解到他第一個月的收為13268元。雖然的利潤況因人而異,但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也建議大家不要辭職來做副業,只是把它作為兼職。

除了主職工作和擺攤,這位90后醫生還是一位小有就的短視頻食博主。他的抖音號已經擁有了十多萬的點贊。未來,他堅持下去肯定還會有額外的收益。

讓我們祝福這位醫生,也祝福所有為生活而斗的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