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靳某,男,37歲,在2021年2月26日初診時主訴悶已持續3天。患者描述悶癥狀為間斷發作,并且之前口服參松養心膠囊和穩心顆粒的效果不佳。目前患者的癥狀包括間斷悶、氣短,但長時間呼氣覺舒適,部像被重迫,食和睡眠正常,神狀態良好。在舌苔方面,舌頭呈淡暗,苔厚而膩,脈搏細弦。心電圖顯示竇心律,心率為73次/分鐘,左室電稍高。肺部CT掃描提示右肺葉有微小結節樣影。

據上述癥狀和檢查結果,經過中醫的診斷,患者被診斷為痹。治療方案為茯苓杏仁甘草湯合橘枳姜湯陳皮、杏仁、甘草、茯苓、生姜、枳殼,制6劑,每日一劑,飯后溫水沖服。

在一周后的隨訪中,患者的部不適癥狀明顯減輕。

據中醫理論,痹是指中氣塞、短氣的病癥,茯苓杏仁甘草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而橘枳姜湯也有類似的療效。在本例中,水飲阻滯于部,導致中氣機滯塞,因此患者出現悶和氣短的癥狀。氣機郁滯和濁氣積聚導致氣行不暢,患者部像被重迫,但長時間呼氣則到舒適。這種癥狀正如《備急千金要方》中對橘枳姜湯的要點補充所描述的:“中愊愊如滿。”舌淡暗、苔厚膩和脈搏細弦是氣郁飲阻痹的典型特征。治療的關鍵在于通化飲,理氣寬。茯苓杏仁甘草湯用于利水,水利則氣順,而橘枳姜湯則用于開氣,氣開則痹通。兩方合用可以宣通降逆,散水行氣,臨床上對于氣滯飲阻引起的悶和氣短有明顯的療效。

以上是對37歲男患者初診悶的況的描述和治療方案。關注@經方老中醫,我是你邊的中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