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一名23歲的,來自江蘇南京,目前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同時也是一名患有潰瘍結腸炎的患者。描述了病的發展過程:兩年前在學校就開始到不舒服,每天大便6-7次,帶,同時伴有惡心和食不振,經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潰瘍結腸炎。曾在南京的一家醫院住院20天左右,接中西藥灌腸治療,便消失,大便次數減至每天3-4次,但病仍然反復加重。后來改用藥沙拉嗪片后,食稍有好轉,但病依然沒有好轉,于是繼續住院灌腸治療40多天,病才開始穩定下來。
然而,出院后不久病再次復發。經過改用外塞沙拉嗪栓治療后,病逐漸好轉。目前,每天大便3-4次,沒有便,大便基本型,但如果停止服用藥或不按時服用,便會到不舒服。由于即將畢業工作,希了解這種疾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潰瘍結腸炎是一種病變主要發生在大腸黏和黏下層的彌漫非特異炎癥。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瀉、黏膿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不同程度,多反復發作或長期遷延呈慢經過。潰瘍結腸炎在中醫學范疇中歸屬于“腸澼”、“久痢”、“臟毒”、“腸風下”、“痢”、“滯下”等疾病。中醫認為其多由于飲食不潔或起居不慎導致脾胃損,從而引起濁下注腸道、氣凝滯或傷及腸絡而發病。治療上主要以清熱燥、涼解毒、斂瘡生為原則。
飲食方面,潰瘍結腸炎患者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以增加質,有利于病緩解。同時,應避免食用刺激和纖維多的食,如辛辣食或多渣食。此外,疾病發作期間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刺激調味品。對于食,宜選擇細碎的烹調方式,避免食用油膩食品,盡量油烹調。在疾病發作期,應適量補充維生素制劑和無機鹽,以彌補營養丟失。
以小元的經歷為例,患有潰瘍結腸炎的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的治療和飲食調理,以維持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