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了《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為我國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提供了最新的指導。這是目前我國關于狂犬病暴置的最新、最有效的文件。之前的版本是在2009年發布的。在這期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發布了《狂犬病預防控制技指南(2016版)》。目前,全國大多數犬傷置門診都按照這個指南進行作。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于狂犬病疫苗接種,最新的《規范》有哪些更新呢?

據接方式和暴程度,狂犬病暴被分為三個級別:I級暴,即與或喂養,或完好的皮舐;Ⅱ級暴,即的皮被輕咬,或輕微抓傷、傷沒有明顯出;Ⅲ級暴,即單或多貫穿咬傷或抓傷,或破損皮舐,或開放傷口、黏被唾或組織污染,或直接接蝙蝠。與2009年版的《規范》相比,更新的容有:(1)增加了Ⅲ級暴的定義,包括“直接接蝙蝠”;(2)增加了Ⅰ級暴置中的“清洗暴部位”步驟。

對于暴后的傷口理非常重要!新版規范進一步細化了傷口閉合的要求,醫務人員應據暴類型、傷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后時間間隔等因素對傷口進行區別理。與2009年版相比,刪除了傷口清創及消毒理步驟中的皂水、碘伏濃度等要求,用“其他有病毒滅活效果的皮消毒劑(如季銨鹽類消毒劑等)”代替了“75%酒”,并將“抗狂犬病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統稱為“被免疫制劑”。傷口理非常重要!簡單來說:先沖洗,再消毒(越早越好!)。

首次暴后的疫苗免疫程序也進行了優化。在原來的5針疫苗接種程序的基礎上,新增了已批準使用并有相應疫苗產品的“2-1-1”免疫程序。與之前相比,變化的部分是某一針的推遲,后續每一針也要相應順延,以保證時間間隔,無需重新開始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其他疫苗之間不沖突,接種狂犬病疫苗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可以正常接種其他疫苗(除了新冠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已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人需推遲接種其他減毒活疫苗。此外,明確了注部位,2歲及以上的人在上臂三角,2歲以下的嬰兒在大前外側,避免在部注

再次暴后,疫苗的接種方式也有所變化。對于再次傷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的況,應繼續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剩余劑次的接種。全程接種后3個月再次傷一般不需要加強接種,而全程接種后3個月及以上再次傷則需要在第0和第3天各打1劑狂犬病疫苗,共2劑。按照暴前或暴后的程序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的人,除了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外,無需使用被免疫制劑。

在嚴重傷(達到Ⅲ級)或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況下,除了接種狂犬病疫苗外,還需要接種“狂犬病被免疫制劑”。新版規范增加了使用單克隆抗按批準劑量使用的規定,并針對不同部位的暴細化了被免疫制劑的使用要求。

對于高危嚴重咬傷或抓傷的況,還需要考慮染破傷風的風險。新版規范明確提出,應按照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范的要求進行作。如果需要同時注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應分別注在左右上臂三角,如果在同側三角,則需要至間隔2.5厘米。

新版規范還優化了狂犬病預防置門診的管理。原則上,狂犬病預防置門診應配備至兩種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以便在特殊況下及時進行疫苗替換。對于需要進行破傷風預防置的狂犬病預防置門診,應配備破傷風疫苗和其被免疫制劑。此外,還應合理設置外傷置和疫苗接種等功能分區,并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

新版規范還優化了狂犬病高暴風險人群的范圍,將收容機構工作人員、接野生的研究人員、獵人等納高暴風險人群。全程規范接種狂犬病疫苗后,一般無需進行抗檢測。

我國能夠早日實現“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標,讓每個人都能遠離狂犬病的困擾。以上容參考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的《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以及相關研究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