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信息,自2023年9月20日起,猴痘正式納乙類法定傳染病管理。中國疾控中心在2023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了501例猴痘確診病例。那麼,猴痘是什麼?它在臨床上有什麼特征?如何預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猴痘染?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發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可通過直接接、呼吸道飛沫、和污染傳播。不太常見的傳播方式還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傳播。人群普遍易染,尤其是那些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群更易染。猴痘的潛伏期為5~21天,通常為6~13天。其癥狀包括寒戰、發熱、頭痛、嗜睡、乏力、背部及疼痛,以及淋結腫大和離心分布的皮疹。

為了預防猴痘染,目前雖然沒有針對猴痘病毒的疫苗,但接種天花疫苗可以預防猴痘。此外,應避免直接接,必須徹底煮后食用。同時,要避免與出現猴痘樣皮疹的患者親,以及接染猴痘患者使用過的品。在出現皮疹等癥狀時,應主就醫,并注意健康監測。

對于猴痘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及時轉運至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如果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病變部位已結痂,可轉為居家隔離治療,直至皮疹自然落。對于病較輕且備居家隔離治療條件的確診病例,經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聯合評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離治療。因此,對于猴痘的預防措施必須做到位,以免發生染和傳播。